专题报道

应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重庆康心医院心内科再次利用Shockwave震波球囊治疗一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例

2023.03.31

专题报道


正值春暖花开,百花齐放,重庆康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又一次利用Shockwave震波球囊治疗了一例外院未能处理的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例,“硬核”新技术的应用为这位严重冠心病患者高效解决了“心头”难题。

患者吴某,男性,67岁,患高血压病多年,长期吸烟达五十余年。不久前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冠脉急诊介入手术时发现冠脉血管三支病变,重度迂曲,右冠脉近段急性闭塞,遂于当地医院紧急闭塞血管开通处理。

术中导引导丝及扩张球囊顺利通过闭塞段血管,远段血管血流恢复。但由于闭塞段血管重度狭窄伴严重钙化,进一步处理时则遇到了难题:由于血管迂曲加压扩张球囊很难传送通过狭窄病变,勉强用较小球囊通过狭窄病变血管,因为钙化病变太硬,球囊根本就不能在局部充分扩张开。反复尝试不成功后,外院便在开通闭塞血管血流的情况下终止了手术。

此后几周患者就诊重庆多家医院,均在了解病情后告知患者风险高、难度大,不能帮其解决。患者及家属在几近绝望的时候,在其它医院的推荐下知道重庆康心医院是重庆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技术力量及设备条件较强,抱着一线希望来院就诊。

为了尽快解决老人的“心”病,重庆康心医院心内科团队在刘建平主任带领下认真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后,对冠脉病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患者病情的难点主要两点:一是病变血管过度迂曲,使得所有介入器材均难以通过;二是狭窄段血管重度钙化且呈环形管状,使得在外院手术中不能将其扩张撑开。

面对这些情况,一方面需要术中的导丝导管具有良好支撑性和柔韧通过性,另一方面需要解决环状钙化斑块的卡脖子难题。前者通过器材改进及术者熟练手术技巧不难克服,而后者则需要手中有可揽下做钙化病变这一瓷器活的“金钢钻”以及用这些“金钢钻”丰富经验的手术医生。

综合分析病变情况后,团队认为由于血管迂曲,常用的冠脉内斑块旋磨术不宜在此类病变血管中应用,斑块旋磨装置也较难到达病变血管处,所以冠脉内斑块旋磨术难以实施。那么可以应用的就只有震波球囊技术了,只要第一步在强化支撑的情况下用较大球囊进行了预扩张处理,就有可能将震波球囊送到严重钙化的血管狭窄处,通过冲击波对血管内的钙化进行“敲打”,使钙化斑块碎裂,则可将这一卡脖子病变消除,从而给患者植入支架,解除患者再发心梗的风险。重庆康心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已经有了多次应用震波球囊的经验,加之冠脉介入技术娴熟,这是唯一可选择方案。

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团队在刘建平主任带领下,按计划给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内震波球囊碎裂钙化斑块及支架植入术,术中团队克服了一系列困难,最终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全部介入手术过程,完全碎裂了环状钙化斑块,松解了卡脖子血管病变,植入了合适的支架,将“命悬一线”的狭窄血管,修复成了光滑如新的“正常”血管。患者的“心”病解除了,家属也露出了赞许和满意的笑容。

术后患者症状缓解,配合术后的心血管康复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康心医院心内科团队秉持“苍生为念、厚德载医”的理念,用精湛的医术与仁爱之心完成护佑百姓健康的心愿。

Shockwave震波球囊技术“打硬不打软”,处理血管钙化病变有奇效

冠脉血管钙化特别是严重钙化病变导致血管硬化,且多伴有血管成角、扭曲等,使得介入手术操作中导引导丝及球囊导管、支架等难以通过,通过后也难也充分扩张,加之钙化血管脆性增加扩张时也容易造成血管撕裂,因而成了冠脉介入治疗的“拦路虎”。

目前用于处理复杂钙化病变的方法常用的冠脉内斑块旋磨术、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融术等,但都有操作风险大,血管损伤多,血管中膜层、外膜层钙化难以触及,费用昂贵等不足,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Shockwave震波球囊技术则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通过球囊导管将特定频率的脉冲式冲击波定向输送至钙化部位,利用间歇脉冲的机械能释放,以局部高效的震荡形式,对血管内的钙化结构进行“敲打”“震碎”,使血管壁内膜和血管壁的深层钙化病变碎裂松软,从而达到钙化斑修饰,扩大管腔面积的效果,震波球囊的震波能量只针对坚硬的钙化病灶有作用,而对柔软的血管没有损伤,可谓“遇刚则刚,遇柔则柔”,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有效地补充了旋磨等技术的不足,这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为我们克服钙化病变这一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心脏介入技术之一。